推广 热搜:
您的位置:首页 > 宠物百科 > 宠物资讯 >

池沼公鱼繁殖方法及养殖技术

2024-07-31宠物资讯
关键字:动物百科
1、繁殖方法池沼公鱼成鱼个体长约6-8厘米,繁殖力强,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,池沼公鱼每年在解冰后即产卵,产卵于水库沿岸有水草或有沙砾的地方。卵直径0.8~1.0毫米,有油球,卵有附着膜,翻转时附于物体上。池沼公鱼具备肉味鲜美、营养丰富、整体可

池沼公鱼繁殖方式及养殖技术

1、繁殖方法

池沼公鱼成鱼个体长约6-8厘米,繁殖力强,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,池沼公鱼每年在解冰后即产卵,产卵于水库沿岸有水草或有沙砾的地方。卵直径0.8~1.0毫米,有油球,卵有附着膜,翻转时附于物体上。池沼公鱼具备肉味鲜美、营养丰富、整体可食等特征,系上等佳品,并有较高的出口创汇价值,是出口日本、韩国的主要创汇水商品。

移植增殖操作技术

1.亲鱼捕捞当亲鱼上溯产卵时,可用拦网横河拦截,也可用张网、拦网捕捞;水下捕捞时,可用刺网捕捞。

2.亲鱼暂养捕到亲鱼,先暂养于网箱之中。网箱规格为120厘米(长)80厘米(宽)80厘米(深),网目大小为0.8厘米~1厘米。以竹竿作为架子,将网箱撑开成形,漂浮于水面,并用锚石将网箱加以固定。当亲鱼放入网箱后,要加上盖网。

3.人工采卵、授精使用干法授精,一般雌雄比率为1∶3,将卵子、精液采到预先备好经过消毒的器皿中,然后用鱼尾或鸡毛搅拌均匀,3分钟~5分钟之后,加入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充分搅拌,最后用清水冲洗,把脏物、多余的精液等冲洗干净,而后把受精卵集中于大盆内筹备附框。人工采卵、授精应该注意:暂养的亲鱼随用随捞,并在短期内处置完;要选择性成熟好的亲鱼采卵,成熟的鱼卵呈黄色,晶莹发亮。过熟或不成熟的鱼卵,均不可以用;采卵需要学会在暗光下进行。普通人工采卵占鱼体怀卵量的65%~85%左右,受精率70%~80%以上。

4.孵化附卵片有四框式,单挂式和用棕榈片展开直接采卵。将冲洗干净带水的受精卵用勺泼浇在附卵框的棕榈片斜面,使卵附在其上,然后把上卵的棕榈片10片~20片捆成一捆放在孵化箱中孵化。孵化箱是用网目为0.8厘米的网片制成,长、宽、高分别为200厘米80厘米45厘米,也可用鱼种网箱代替。在孵化过程中要加大管理。网箱设置地址要选择在水质清爽的地方,箱间距离在10米以上;附卵框在网箱中的排列必须要侧立于水中,防止附卵面朝上;箱口要封严,预防敌害生物进箱或鸟、水鸭等啄食鱼卵;按期检查网箱状况,加大平时管理,做好值班记录。

5.受精卵运输使用汽车干运,最好使保温车,如用敞车,则在车厢底上铺上一层水泡过的稻草或棕榈片,把附卵框码在上面,再盖上一层经浸泡过的棕榈片或袋,并在其上加上一层冰块,最后用帆布加盖封车运输,气温在5℃~19℃。在运输过程中,每间隔6小时~8小时要淋水一次,如此经3~4昼夜运输,成活率可达100%;如用火车、飞机运输,则将附卵框装在棉纶袋内,再套入纸箱中,在潮湿状况下进行运输,并间隔淋水,经过2天~3天运输,也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。一般每袋1千克,按90%受精率计算,大约存活受精卵120万粒。如把附卵片装在棉纶袋内密封充氧干运,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成效;除此之外,还可使用受精卵无水低温储运法,马上受精卵加水清洗,待卵膜吸水膨胀后,将卵滤干装入棉纶袋,把袋口扎紧,放在保温瓶或塑料箱内,在卵袋上垫纸,在纸上放冰块,加水量为容器容积的5%~6%,并使容器内温度严格维持在1℃~3℃。假如气温高,途中还需适当加水。当运到目的地后,要调节好鱼卵和当地水温接近时,方可将鱼卵倒出,加水搅拌,附在附卵片上入箱孵化。经2~3昼夜运输,成活率可达80%以上,孵化率可达70%以上。

6.仔鱼放流增殖受精卵在孵化箱中孵化,在平均水温12℃状况下,从发眼卵至孵化出仔鱼约需7天~10天。当仔鱼孵出了3天~4天,打开孵化箱,将孵化片在水中轻轻摇动,使附着的仔鱼全部漂游入水。影响孵化率是什么原因搬运、风浪冲击损伤及敌害生物吞吃鱼卵等。

第一次移植,一般平均每公顷水面至少需要发眼卵3万粒,经当年秋天检查,如发现有公鱼,则2、三年可很多引入,经2、三年引种及其自然繁殖增殖,便可形成群体产量。

2、养殖技术

种群分布

池沼公鱼分布于北太平洋两岸和北冰洋沿岸。在亚洲见于日本、中国、朝鲜和前苏联的远东区域。在国内,仅局限于东北的黑龙江中下游,乌苏里江、图们江下游有自然分布,从1984年开始进行公鱼资源的移植开发借助,现已被移植到国内北方大多数省市及南方部分区域约100多座水库和湖泊安家落户。

特点特质

池沼公鱼体修长,稍侧扁,背鳍与腹鳍相对,坐落于体之中点。背鳍与尾鳍间有一脂鳍。尾鳍深叉状。吻尖、下颌稍长于下颌。体披薄而呈椭园形的鳞。成鱼后背淡褐色或橄揽绿色,体侧中线有一条显金属光泽的银色条带,腹部银白,各鳍无色,后背鳞片边缘具灰黑色斑点。

池沼公鱼喜低温,在水温28℃以下水域能正常生活,最适温度为10-22℃。可适应16以下的咸淡水,对酸碱度忍耐力较低,对水质污染比较敏锐。回避强的光线。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。主要食物有轮虫、枝角类、挠足类,也可摄食底栖动物、昆虫及单细胞藻类等。池沼公鱼摄食表现出明显的时间节律。非结冰期白天公鱼常在2.5米以下水层摄食,傍晚和夜间游向上层和岸边摄食。除产卵期行产卵活动的鱼停食外,产卵前后或产卵间隙均摄食。盛夏的7-8月份,公鱼多群集于水库下游低温的深水区觅食活动。冰封期公鱼则在冰下水层游动摄食,旺盛摄食温度为2-26℃。

池沼公鱼满一冬龄,全长达10厘米左右,体重2-4克即成熟产卵。繁殖期雄鱼吻部、鳃盖上和胸鳍上有追星。产卵期为1-4月份,喜在流水条件下溯流产卵,在静水的岸边亦能产卵。产卵场底质为沙石,受精卵粘附于沙石上发育,在流水条件下,可漂浮发育。在国内东北,3月中下旬水库上游河道开始解冻,公鱼即从冰下逆流上溯,当水温4-7℃时,在河道稳流处产卵。一般溯流产卵延续20-30天,这段时间出现2-3个产卵高潮,每一个高潮2-3天,出目前风和日丽的天气里。傍晚和夜间出现上溯高潮。公鱼是一次性产卵的鱼类。雌鱼产卵后,一般退出产卵场,但雄鱼留在产卵场多次参与生殖,所以产卵群体中一般雄鱼比率多。产完卵的鱼,部分陆续死亡,部分退居深水区,生态条件好时,可存活下来。

公鱼在不同生态条件下成长速度差别非常大,一般新移入的公鱼,成长明显快于原产水域。据移植于土门水库的公鱼成长状况的抽测,4月下旬刚孵出的仔鱼平均全长4.9毫米,平均体重0.16毫克。到十月末已达性成熟,体长平均92.6毫米,体重平均6.89克。至翌年3月份体长平均100毫米,体重平均8.84克。

放流增殖

1、环境条件

依据公鱼的生态习性,国内北方区域的一般水库、湖泊及华中区域部分水库,可以移植放流。水域的选择应考虑:有肯定深度,水质清净无污染的水库、湖泊等大型水域;水位相对稳定,特别是春季产卵期水位上涨或维持稳定;浮游生物含量较为丰富;水域上游有较大的注入河流;库岸发达,有广阔的砂石滩可作产卵场;水域原有鱼类区系组成较简单,凶猛鱼类少,对公鱼占领新的生态灶,形成种群有利。

2、采卵授精

鱼类移植驯化一般使用移运亲鱼、鱼苗鱼种或受精卵等办法来达成。而鲑形目鱼类移植授精卵,是最经济好办法,尤其是对于生命周期短、早春集中产卵的公鱼特别这样。这是由于结合春汛捕捞 采集授精卵经济便捷;干法运输发眼卵方便、成活率高;早期发育阶段可塑性大,易于适应新的水域环境,移植易于获得成功。

在池沼公鱼的产卵季节,于产卵场捕取亲鱼。一般在水库上游河口处用张网或抬网捕获上溯产卵的亲鱼,常在黄昏后或黎明前捕获最多。将捕起的亲鱼放到暂养网箱中,暂养箱为网目0.8-1厘米的网片制成,规格常为120厘米80厘米80厘米,用木框支撑漂浮于水面,每只箱可暂养40-50千克。

将暂养的亲鱼捞在筛箱内,置于避光处用于采卵。使用干法采卵授精。一般采1尾雌鱼卵挤入2尾雄鱼精液,用鱼尾将精卵搅拌,后用清水冲洗,再集中于大盆筹备附框。在采卵授精过程中应该注意:暂养的鱼随用随捞,捞取的鱼尽可能在10-20分钟内处置完,以免亲鱼死亡;采卵要在背光条件下进行;要选择成熟好的雌鱼采卵,成熟卵为黄色、晶莹发亮,未成熟或过熟的卵都不可以用。

3、孵化管理

一般将授精卵粘附在孵化框上进行孵化。孵化框用展开的棕榈片附卵。孵卵框应预先在3%食盐溶液中浸泡消毒5-10分钟,然后用水库水清洗。附卵时,用软毛刷将受精卵均匀刷在棕榈片上,或把受精卵在水中搅匀,随水均匀泼洒在附卵片上。一般每框两面附卵3万粒左右。

附卵后,将孵化框10-20个扎成一捆,注意要在每框四周或四角钉上隔片,使捆后每框间均有透水空隙。再放入孵化箱内孵化。孵化箱用目大0.8-1厘米的网片制成2米1米1米或更大些5米2.5米2米体积的网箱,用竹框浮于水面,用锚石固定。附卵框排于箱内,附卵棕片可直接放到箱底,最后用密眼网盖住。

孵化管理要素是:①孵化箱肯定安置在水深、水清净处,箱距10米以上;②附卵框排列要侧立于水面下,防止附卵的棕片朝上而受阳光直射。早春可系石块等物,使附卵框沉入水中,以免水面结冰冻死鱼卵;③孵化箱需要封严,防止野杂鱼进箱或害鸟啄食鱼卵;④每隔4-5天用消毒液泼洒消毒一次,以防水霉病发生;⑤天天检查网箱,测记水温,察看发育进程,孵化后期,注意调整网箱浮力,防止沉箱。也应该注意预防水面结冰和风浪冲打。

4、鱼卵运输

受精卵发育到双眼出现色素(即发眼卵)时,胚体开始转动,对外面适应力较强,可移植运输。长途运输最好使保温车,也可用汽车,用帆布封车。装运时,在车箱底部铺一层浸水的稻草或棕片等吸湿柔软物,把附卵框层层排好,最后在框垛上面和四周,盖上浸湿的棕片等物。运输途中每隔4-6小时淋水一次,使相对湿度维持在70%以上,经2-3昼夜,成活率可达100%。如气温较高,在附卵框棕片上面要加水降温,也起淋水保湿用途,运输成效好。若火车、飞机运输,可将附卵框装在棉纶袋内,再装入纸箱,袋内装少许水,维持潮湿,袋口扎封时应留口以便透入空气,也可加冰起降温保湿用途。只须维持潮湿,途中经2-3天,一般成活率达90-100%。如运输时间长,尤其是运往气温较高的区域,可运受精卵或于发眼前2-3天起运。受精卵无水、低温储运法成效非常不错,马上受精卵加水清洗,卵膜吸水膨胀后,将滤干水的卵装入小棉纶袋内(一般一袋装1000克,约120万粒受精卵),扎口后放入保温瓶或泡沫塑料箱内,卵袋上垫纸,纸上加冰,维持容器内温度1-3℃。如在气温高的状况下运输,途中可补放些冰。必须要维持装卵容器内温度不高于4℃,高于0℃。运抵目的地,取出鱼卵,调节鱼卵和当地水温接近时,将卵倒出,加水搅拌,附着在附卵片上入箱孵化。如此经2-3昼夜运输的受精卵,成活率可达80%以上,孵化率可达70%。

5、仔鱼放流

选择水库中上游水质清爽、避风向阳、水中小型浮游动物含量较高的地方设置孵化箱。平均水温12℃,从发卵到孵出约需7-10天。仔鱼全部孵出后3-4天,打开孵化箱,将孵卵片和孵化箱分别在水中轻轻摆动,使附着的仔鱼全部漂入水体。

6、移植数目

第一次移植一般每亩水面至少需发卵2000粒以上。当年秋天检查,如见到公鱼,2、三年便可很多移入。如此经过两三年的连续移植和移入公鱼的自然繁殖,便能形成经济群体。

在池沼公鱼移植后要进行成效检查和资料搜集。当年秋后,用各种网具,傍晚和夜间在水域不同区段捕捞,捕到的公鱼进行生物学测定,如生殖腺达到性成熟期,便说明公鱼在移入水体中能正常成长发育,翌春可产卵繁殖。如连续两年捕不到公鱼,或捕到公鱼,但成长发育不正常,则应进行综合剖析,找出限制原因。

捕捞加工

当池沼公鱼在水体形成经济种群后,应该注意资源的合理借助与繁殖保护。池沼公鱼性成熟早,繁殖力强,集群生活,群体结构简单,这类特质决定了它是群体消长变化快的鱼类。同时公鱼生命周期短,群体的主要部分为一龄鱼,因为产卵后大多数个体死亡,如不捕捞借助,则使资源浪费。在有效的资源增殖的基础上,合理充分地捕捞借助才能获得渔业经济成效。池沼公鱼群体在达到肯定密度后,象浮游生物一样遍布水层,这个时候只有渔船多,作业面广,产量才能高。但也应注意资源保护,捕捞要有肯定限度,产卵期要禁捕,维持繁殖期水位相对稳定,为正常产卵繁殖创造好条件。

在国内习惯以早春,深秋为公鱼的捕捞季节。公鱼一般傍晚和夜间进行产卵和觅食活动,白天避光潜入较深水层,因此各种网具的捕鱼作业均在傍晚和夜间进行。

池沼公鱼捕捞的钓鱼工具、渔法各地不一,形式多样,可因地制宜地使用。其成效较好的钓鱼工具、渔法有:公鱼拉网、机船拖网、磨网、刺网和张网。如公鱼拉网,是地拉网有翼无囊型钓鱼工具。网具长带形,作业时将鱼群包围,迫使鱼类集中于网的中央而捕获。一般网产30-75千克,最高达250千克。此网有大小两类型型,大型的长200米左右,高14米左右;小型的网长100米左右,高14米左右。网衣用聚乙烯经编网片,横向并合缝制而成,网目8-10毫米。作业时,大型网6-8人,小型网4人操作。一般选择在水深10米左右,底部平坦,岸边有缓坡的库区作业。

捕捞的公鱼要进行保鲜和加工。现在国内公鱼捕捞季节基本在早春和晚秋,此时气温偏低,捕鱼上岸后,一般用带孔塑料箱或竹筐装载,以便搬运过程中鱼体不受挤压,上面撒冰运输。有些使用泡沫塑料箱,鲜鱼浸在3%的盐水中密封运销,保鲜成效好。公鱼骨刺纤细,又多骨化不全,国内外均整体食用。可盐干或加工成五香罐头等,有些把公鱼加工成小包装风味食品,销售和食用都便捷。
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